殘障志愿者在“雙奧”中重生
時間:2022-03-11
“這是我參加2008年北京殘奧會開幕式的紀念品,這個是奧運手環,這個是徽章……”在北京望京SOHO城市志愿服務站外,李楠身穿北京冬殘奧會志愿者制服,向記者一一展示著14年前那場盛會的紀念品。
在一眾志愿者中,李楠有點特別:她是坐著輪椅進行城市志愿服務的。
2003年,不到26歲的李楠在意氣風發的年紀遭遇車禍,導致高位截癱,胸部以下感覺運動功能喪失。對她來說,永遠無法站起來,殘忍得像一道難以逾越的坎兒。
接下來的五年,李楠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和康復訓練,卻始終無法在心理上接受這個事實?!?008年1月出院的時候我真的很茫然,不知道離開了可以保護我的醫院,還能不能重新再適應正常的生活,還可不可以工作,大家還會不會接納我……”她回憶。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李楠(前排左一)為中外運動員進行志愿講解。(受訪者供圖)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到來,挽救了陷入低谷的李楠。
那時,北京望京街道邀請剛剛出院的她加入“溫馨家園”。這是北京市殘聯在各街道間建立的綜合性服務組織,為成年心智障礙者及其他類別殘障人士提供康復、教育、就業、文體活動等服務。
在溫馨家園里,李楠成了一名志愿者和講解員。北京奧運會期間,她作為志愿者接待了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帶著他們參觀溫馨家園里殘障人士制作的山核桃藝術品,為他們講解殘障人士的事業發展、助殘活動的開展情況等。
李楠還帶著運動員和殘障人士一起唱歌跳舞。當所有人開心地揮舞手臂時,那種跨越了語言的交流,讓她一下子找回了生活的目標?!俺蔀橹驹刚咧?,我發現自己還是可以做很多事的,參與奧運會的志愿服務算得上是一次重生?!崩铋χf。
李楠(中)在望京SOHO城市志愿服務站與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互動。(受訪者供圖)
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結束之后,李楠繼續在志愿服務領域釋放自己的才能。2012年,李楠社會工作事務所正式成立,提供的志愿服務包括扶老助殘、青少年服務、社區治理、樓宇環境等,十年來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六七十名成員的團隊。
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志愿者招募伊始,李楠早早就守在網上,第一時間報了名,和事務所的同伴們一起,又一次成為奧運會的城市志愿者。
位于望京SOHO的城市志愿服務站是他們此次服務的駐扎地點。平日里,志愿者們會在服務站宣傳奧運知識,提供城市助殘等服務。周邊的企業、社區也多次組織人員前來和志愿者們一起活動。
3月4日是北京冬殘奧會開幕的日子,北京刮起了大風,春寒料峭,卻擋不住李楠和志愿者們的熱情。當天,服務站組織了一項體驗殘障人士生活的助殘活動,邀請望京地區一家企業的員工,前來坐上輪椅、戴上眼罩,體驗殘疾人出行的不便,并由志愿者為他們講解幫助殘障人士時需要注意的細節。
城市志愿者和殘障人士在志愿服務站共同參加活動。(受訪者供圖)
“在推動殘疾人的輪椅之前一定要先取得對方同意,在搬運運動型輪椅時要注意安全,小心別把人摔到……”李楠在活動現場認真地演示輪椅應該如何操作,臉上一直掛著笑容?,F在的她已經可以熟練地控制輪椅,迅速靈巧地穿行轉彎。
活動尾聲,《一起向未來》的歌聲響起,李楠把手勢舞教給大家,每個參與者都學得特別認真。
“從2008到2022,這14年的時間里,我最大的變化就是更加開朗和自信了?!崩铋f,“我越來越了解奧運志愿服務這一領域,越來越確定我能夠勝任這份工作。當別人對我們露出笑容、說出‘謝謝’的時候,我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p>
李楠覺得,能夠成為“雙奧”志愿者是她的榮幸,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殘障人士打開心扉、走向社會,也希望可以讓更多人了解殘障人士的生活。
來源:新華社
記者:王修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