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路有我,志愿同行
——記上海市虹口區紅十字志愿者姚裕忠
時間:2022-12-27
姚裕忠是上海市虹口區北外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醫務工作者,曾獲評上海市衛計委系統先進個人、虹口區首屆“十佳家庭醫生”、區衛健委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精神文明先進個人等稱號,也是虹口區紅十字志愿服務總隊的一名志愿者。
既是醫生,也是志愿者
一直以來,姚裕忠都認為“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的醫者精神與“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是一脈相承的。2008年汶川地震后,姚裕忠作為上海市對口支援都江堰市醫療衛生災后重建的一名志愿者參加了為期3個月的志愿服務,期間他們冒著余震與山體滑坡的風險,徒步幾十里,開展送醫送藥、預防保健、應急處置等服務,為災區群眾恢復基本醫療保障,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2015年,姚裕忠與紅十字結緣,加入了上海市紅十字會應急救援隊(賑濟救援隊)。作為一名志愿者,他積極參加紅十字系列培訓,了解更多的紅十字知識,熟悉掌握更多的紅十字應急救護技能。為了進一步實現自己的理想,2021年初,他通過考核成為了一名紅十字應急救護師資,面對更多人群(企業、社區、學校、機關等)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服務工作。
北外灘是航運、金融、商務辦公集聚區,中青年人群眾多,姚裕忠為他們提供醫療健康服務的同時,積極探索功能社區建設中應急救護能力的提升,將紅十字救護知識與技能的傳播與日常社區工作相結合,如小學生的暑期生命安全教育活動,樓宇、海運、郵輪、金茂物業等人群的應急救護培訓,獨居(失獨)人群的應急救護,社區居民的常見急救等。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2018年11月起每年在上海舉行,姚裕忠連續四屆作為紅十字志愿者參加進博會場館的應急保障服務。他說:“用愛展現‘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用心投入‘海納百川、智慧城市’的志愿服務是他的初心,但同時,也深知責任與擔當,因為他們服務的是身邊最需要幫助的人?!币υV以@評第二、第三屆進博會紅十字先進個人。
“疫”路有我,只愿平安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襲擾著人們的健康,姚裕忠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曾3次進駐虹口區醫學隔離點服務,累計達3個月。
今年3月以來,上海疫情加重,在疫情防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姚裕忠既是一名“抗疫”戰士,又是一名志愿者,出色地應對考驗,服務群眾所需,用行動踐行醫者初心。近2個月吃住在單位,除平時的居民核酸篩查、特殊人群上門采樣外,他還積極參與抗原異常、混管異常、密接次密接、陽性樓層等情況的應急采樣和復核。
北外灘有一個陽性居民較多的小區,面對高風險的任務,姚裕忠二話不說,帶領隊員與居委溝通協調,較好地完成了該居民區的核酸采樣任務?!拔沂且幻h員、一名志愿者,只要我們做好自身防護,沒什么可怕的”,他和同事說。
疫情期間,姚裕忠常常和隊員半夜出動爬樓采樣,經常爬上頂樓時眼前的面屏早已模糊一片;有時采樣完畢,為了不污染電梯,減少“擴大傳播”的風險,他們從20樓徒步而下;有時凌晨1點上門復核,還要面對居民的不理解……做累了,就在馬路邊的臺階上坐一會兒;天黑了,他們就拿出手機照明繼續工作。他常常鼓勵自己:“快了,堅持住,勝利屬于我們!”
6月,上海疫情基本控制,然而,作為醫務人員、志愿者的他依然嚴陣待命,毎周六的常態化核酸采樣,平時的居民大規模篩查,每天下午下沉居委、社區開展上門疫苗接種等。30多度、有時近40度的炎炎烈日,防護服中的他們不改工作熱情,只為了能夠盡早篩查出隱藏的危險,為了盡快讓60歲以上老人完成接種,構筑起上海新冠防控的屏障。
“作為一名紅十字志愿者,將紅十字精神與技能在社區傳播與實踐,是我不懈努力的方向?!币υV艺f。
滬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