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第37個國際志愿人員日——曜陽志愿服務試點經驗總結推廣
時間:2022-12-30
天津市紅十字會、湖北英山縣紅十字會、延安寶塔區紅十字會、德興曜陽志愿服務隊一直在用實際行動大力宣傳、倡導志愿者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和養老服務,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整合當地資源,探索創新了一系列先進曜陽志愿服務經驗。
事業發展中心于2019年啟動曜陽養老志愿行動
天津市紅十字會:積極探索片區化、規?;蛹茵B老服務模式
為精準對接老年居民群眾需求,讓紅十字助老志愿服務真正“滴灌”到社區樓門,精準把居民的需求“兜”上來,天津市和平區紅十字會同民政部門創新志愿服務網絡平臺,居民在平臺發布需求信息,由志愿服務隊或志愿者提供服務,實現了老年居民需求和志愿者的精準對接,不斷提升老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天津市融創曜陽康養社區服務中心。
2021年,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在第七屆全國養老服務論壇上為和平區朝陽里社區授曜陽志愿服務隊旗,助推朝陽里社區打造曜陽朝陽養老服務品牌。曜陽火種志愿服務隊、卷訊養老服務隊等成為市紅十字會直屬社會組織,有效延伸紅十字組織服務手臂。
天津市紅十字會開展“博愛暖津城,人道惠民生”紀念活動
天津市紅十字會在養老服務中探索“五位一體”服務模式。一是養老機構“專業助老”。以社區老人日間照料中心為支點,將助醫、助潔、助浴、助急等無償、低償服務延伸至居民家中,以監管促規范、以標準為引領,通過“8910”綜合養老服務平臺、智慧養老服務地圖資源手冊,雙管齊下推進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建立服務標準,規范健康發展。二是“愛接力”志愿助老。將社區紅十字志愿服務傳統優勢與養老服務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重視銀齡力量,低齡老人幫助高齡老人。社區通過時間銀行、積分兌換、表彰先進等形式,支持助老型志愿隊發展壯大。三是“博愛家園”項目助老。社區積極開展以健康服務、大病醫療救助為內容的“紅十字送健康”活動,通過公益項目推動志愿助老。四是“適老化”改造助老。按照“一小區一策”“一樓棟一策”“一家庭一策”原則,進行“適老化”改造,為社區老人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五是慈善公益組織和愛心企業“慈善助老”。廣泛發動慈善公益組織、愛心企業贊助支持志愿助老公益創投項目,組織專業機構對自理、半自理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屬開展家庭養老培訓,提升家庭照護能力。同時通過打造“公益集市”品牌,開展設點服務、跳蚤市場、義賣集市等形式,整合匯聚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志愿服務。
英山縣紅十字會:擦亮曜陽養老品牌 傳遞紅會人道溫度
2015年來,總會累計向英山援建各類紅十字項目193個,項目款物超過1.5億元,受益群眾超過30萬人次,紅十字精神家喻戶曉。其中,總會事業發展中心從人、財、物大力幫扶英山,援建項目款物達800萬元,“曜陽關愛行動”、“曜陽養老”走進英山,養老志愿組織和養老公益事業蓬勃發展,紅十字曜陽養老工作實現了高質量發展。
總會事業發展中心江丹主任高度重視英山養老工作,多次來英山調研。2022年3月30日,江丹主任和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領導,率領阿里巴巴、京東等企業家開展“曜陽關愛行動—走進英山”公益活動,專門為英山“量身定制”了一批幫扶項目,為英山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在事業發展中心的支持下,曜陽養老品牌輻射全縣,引領養老體系改革,探索帶動了農村養老和社區養老相協同、公益性服務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新型養老“曜陽模式”。
事業發展中心援建湖北省英山縣曜陽溫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曜陽養老食堂,暖心又暖胃。水口村是一個老齡化程度較高的村莊,大部分老人存在三餐沒保障、飯菜質量差、營養不均衡等問題。事業發展中心率先在該村建設曜陽養老食堂,并承擔后續運行部分費用。采取“政府補一點、社會捐一點、村里貼一點、個人出一點”四點運營管理模式。食堂采取低價收費標準,對行動不便的老人以及失能老人免費上門送餐。
曜陽養老服務站,溫暖又溫馨。英山縣有299個行政村,且各村以老人居多。事業發展中心支持全縣曜陽養老服務站配備養老服務設備,為25個養老服務站添置了B超機、血壓儀、遠程醫療設備、按摩椅、二胡、書籍等用品,為老人打造養老保健休閑娛樂一體的溫馨之家。
曜陽養老社區中心,敬老又助老。英山縣有10個城鎮社區,社區養老備受關注。事業發展中心在溫泉社區引資打造曜陽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面積約800平方米,即將啟動運營,全力爭創一流曜陽養老示范基地。該中心可提供公益保健性服務、咨詢幫扶型服務、上門個性化服務。
寶塔區紅十字會:全面推動紅十字社區養老工作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總會事業發展中心將延安市寶塔區選定為曜陽志愿服務試點,多次組織力量調研指導社區紅十字志愿者招募、建立隊伍、積極開展以社區養老、應急救護、健康教育等志愿服務,推動紅十字志愿服務工作規范化和系統化。2021年6月,總會事業發展中心江丹主任親臨指導,并為寶塔區6個社區紅十字曜陽養老志愿服務站授牌。
2021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蒞臨市場溝小學和王家坪社區,給予高度評價,寶塔區紅十字會緊緊圍繞“六個老有”,在社區養老服務上下功夫、求實效,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
為“紅十字曜陽養老志愿務站”落地王家坪社區揭牌
一是實施“老有所養”工程,滿足老人生活需求。依托基層紅十字會會員、會員單位及個人會員、志愿者參與,為獨居、失能、高齡等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住院陪護等服務。目前,王家坪社區6名社區助老員,向11名生活困難老人提供養老服務、馬家灣社區為6名生活不便老人提供照料服務、鳳凰山社區累計進行愛心捐助、心理疏導、公益幫扶等活動53次,上門服務63次,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二是設立“老有所為”崗位,體現老人自身價值。全區設立紅十字老年理論宣講、文化文藝、調解糾紛、交通疏導和法律援助等9類特色服務崗位,讓老年人發揮余熱,為社會再做貢獻。
三是落實“老有所醫”服務,保障老人健康。組織轄區應急救護師資,開展應急救護知識技能培訓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活動,累計開展培訓50余次。為轄區老人普及醫療、自救互救知識技能等內容,提高老年群體安全意識、應急救護水平。聯合社區衛生院基層紅會和醫院基層紅會,開展“逢九”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開展老年人義診、免費體檢、健康講座、康復理療等志愿服務活動47次。
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曜陽養老志愿者看望獨居老人
四是打通“老有所教”渠道,提升老人整體素質。整合各級文化活動場所、師資、課程、平臺、機構等老年教育資源,六個社區共開展知識講座34場,普及法律、醫療、救護等知識,提高了老年教育現代化水平;志愿者協調圖書館、科技館、紀念館等科普基地向老年人免費開放29次,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老年教育。
五是提供“老有所學”場所,促進老人自我完善。積極引進周邊教育資源,將陜西電大延安分校教學資源引入社區,由社區提供活動場所,紅十字志愿者組織開展娛樂健身、培訓班等活動,先后舉辦老年人書法、廣場舞等培訓班4期,參與老年人106人,讓社區成為老年人的大學堂。
六是搭建“老有所樂”平臺,增強老人幸福指數。紅十字志愿者組織群眾組建健身操、樂團、秧歌等12支老年人文藝活動隊,常年在文化廣場活動。目前,王家坪社區推薦秧歌隊等外出參加演出5次,舉辦社區小春晚、乒乓球、象棋比賽等活動10余次。
德興市曜陽志愿服務隊:用愛服務 筑夢遠行
2019年1月,德興市曜陽志愿服務隊經總會事業發展中心批準成立,經德興市民政局正式注冊。目前,志愿服務隊有志愿者526人,擁有完善的運營機制,發展穩定的志愿服務項目,在社會上形成了較好的品牌影響力。
“一老一小”是德興曜陽志愿服務隊的工作重心。養老志愿服務積極走進社區,組織實施了一系列服務上門、溫暖上戶、關愛進家等關愛活動。堅持開展“陽光家園”“暖心嫂”“居家有愛”等活動,為260多位失獨、孤寡、殘障老人建立檔案,進行定期的上門服務。志愿服務隊開展的“生日不寂寞,關愛孤寡老人”項目,獲江西省紅十字會第二屆“攜手為人道”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二類項目獎。
德興曜陽養老志愿服務隊、延安市寶塔區向陽社區等單位,榮獲全國紅十字模范單位稱號
德興曜陽志愿服務隊主動適應新時期社會工作發展要求,通過完善“志愿者+社工”服務機制,融入基層治理的方方面面,在疫情防控、社區活動、環境整治、扶貧濟困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統計,組織參與活動220余項次,組織3100余人次參加活動,登記時間銀行服務時長達28400多小時。通過不斷發展壯大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江西省德興市曜陽養老志愿者為孤寡老人慶生
一是多形式、多渠道參與基層社會治理。460多名銅礦街道曜陽養老志愿者積極參加社區群防群治,讓“您一叫,我就到”“您有忙,我來幫”的“小喇叭”響起來,積極打造了“鄰里守望”多元參與的和諧社區建設機制?;蜴傟钻栔驹刚唛_展“愛心點亮夢想”公益活動,關愛兒童成長,由社會愛心人士認領“夢想清單”,助力40名兒童實現“微心愿”。同時德興曜陽志愿服務隊入駐了德興市社會治理中心,設立窗口,參與矛盾糾紛調解;還加入了德興“平安義警”,成為推進警民聯合、共創平安幸福家園的勇敢實踐者;二是配合社區工作,營造志愿服務良好氛圍。積極組織參加社區宣教活動,如“學雷鋒志愿周”、“樹文明新風,拒高價彩禮”“文明祭祀,杜絕野外用火”、助力高考等近30場次,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三是堅持服務大局、始終戰斗在“疫線”。曜陽志愿服務隊前往隔離點厚福大酒店和德婺賓館,承擔起買飯、送飯、送水、收拾垃圾等職責,確保隔離人員能安心生活。志愿服務隊主動在現場維持核酸采樣隊伍秩序,耐心解答群眾問題,主動指導群眾掃碼錄入信息等,確保核酸檢測工作順利開展。
江西省德興市曜陽養老志愿服務隊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疫情防控